书名或作者
正文关键词
声明: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.org,kanripo.org, db.itkc.or.kr 和 zh.wikisource.org
卷四
卷四 第 1a 页 WYG1261-0299a.png
钦定四库全书
 东江家藏集卷四(初集四/)
            明顾清 撰
 山中稿
  序八首
   赠医士陈世文序(丙申岁/作)
昔范文正公布衣时尝祷于神祠曰他日得为宰相乎
不许曰然则为良医乎又不许退而叹志之不就或问
卷四 第 1b 页 WYG1261-0299b.png
之曰大丈夫怀济人利物之心而能及小大生民者惟
相为然其在下而欲及小大生民舍夫良医则莫之能
也良医良相之喻自古有之然未有视之为一者至范
公不得于相始真欲藉之以行其志观其所谓上以疗
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与夫善救
不弃之言将使天下国家无一物不得其所者而天地
生生之德亦赖以全为医如此亦何歉于相哉吾乡自
昔号多名医然类自高贵有迎之者必卑礼厚币始得
卷四 第 2a 页 WYG1261-0299c.png
往既至设供帐如待神明穷乡窭人有未易蒙其惠者
近世金华陈世文始传其父业来游于兹淳厚朴实急
于济人有叩门者无贫富贵贱君辄往往而言必中其
肯綮曰此某疾传某经见某证以某药疗之则良已既
而果然则长揖去从其人酬之口未尝言钱历数十人
无失者众翕然称之今年冬里人徐氏妇得危疾试诸
医不效走迎君时病不知人三日矣君至出附子和大
剂投之众以为不可弗听卒投之出沬数升病如失于
卷四 第 2b 页 WYG1261-0299d.png
是众益称君之能而陈世文之医名遂大著于吾松矣
徐氏德君不已乞一言以彰之夫君之闻召而不辞急
于济人仁也已人之疾而口不言钱义也视疾必先言
其故已定而众莫能移是又其明且断也以远方后进
立吾松诸世医之间无时俗高贵之习而活人之功乃
不后之是其人诚有足尚者夫古之丈夫不遇而在下
如君者众矣然多枯槁山林泽不及物范公已遇矣而
不至于相是皆有可恨也于是焉上不干朝著之荣下
卷四 第 3a 页 WYG1261-0300a.png
不为山林之槁志屈而用伸身不遇而泽及于物如世
文者岂非君子之所与哉予未能有为于时而又不得
陈君之术盖于是而深有感焉遂书以赠之且以告乡
之人知医之良者果无慕于相也
   古松诗序
右古松诗一卷古松曹先生示余友山张先生为之图
宪副姚江邵先生为之记古松俾叙其后不得辞初先
生远祖利用显于宋景德明道间两使北庭功在天下
卷四 第 3b 页 WYG1261-0300b.png
其后世自汴南迁于松始家锦溪之上疏其房为十八
植松于庭如其房之数更宋历元以迄于今而亡其
六其存者皆乔柯老干苍髯翠发掀舞于云表由淞抵
上洋百里之间人指以识先生家谓之古松曹氏云先
生追惟先世积累之勤思不忘以示后人乃以古松自
号徵诗于大夫士之能言者岁月滋久遂累轴焉其为
言皆渊然其光苍然其色若商鼎周彝瑰异奇崛称其
所谓古松者至于引物连类规讽去取又皆有风人之
卷四 第 4a 页 WYG1261-0300c.png
意焉余之所独感于是者以数百年来世族之富当其
盛时列第通都之道接席金张之室园囿台池极一时
之胜者何可胜数曾不再传而鞠为茂草向之煇霍炫
耀于人人者反为嗟咨叹恨之端而曹氏自魏公来二
十有馀世矣不惟其谱牒门阀之不坠至观视于庭除
之间者犹不改焉而且以自表焉图画焉歌咏而传其
美焉何曹氏之积之厚而继之者善邪传曰公侯之子
孙必复其始夫为祖宗者积于前而子孙者善继于其
卷四 第 4b 页 WYG1261-0300d.png
后则其复犹反手也则所谓古松者安知不为王氏之
三槐而魏公之业不再振于今也余也志于古者也古
之人不可见犹庶几有物之古者焉而况于名公钜族
之馀使人悠然而深思者其容以无言耶若其昂霄耸
壑之姿厉雪凌冰之操龙腾虎拿翻空翳日之奇凡松
之所以为古者仆他日相从尚能为先生赋之
   送高进之入学序
癸卯秋余见黜于有司归而上洋高生企奉其父命来
卷四 第 5a 页 WYG1261-0301a.png
从余游视其猊温如也听其言讷如也已而察其行如
其貌与言扣其所读书若独茧抽丝纚纚而不乱余知
其可与共学者自是日相得尽其愚以告之而生亦以
余望之厚也早夜钻砺不半岁而能文章下笔翩翩多
可喜者丙午秋余复黜于有司越明年而生角艺于宪
台遂补其邑庠弟子员首尾三年余再黜而生凡再进
其时与事之相值若有数焉苟然与又安知余非待生
而偕进者邪生之当往入县庠也以去余远徘徊不欲
卷四 第 5b 页 WYG1261-0301b.png
行余慰而遣之曰凡天下之庠序皆学也凡天下之士
心志同而闻道先者皆师友也古者男子生桑弧蓬矢
以射于四方孟子曰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
里而来告之以善夫以生之才且将翱翔于九州以友
天下之善士况父母之邦百里而近乎上洋号素多奇
士负材能仗气节以驰骋于当世者前后相望生于余
之愚且不难于屈体焉而况于其贤者乎以好善之诚
行四方之志虽不识子犹将有以益子而况其同志乎
卷四 第 6a 页 WYG1261-0301c.png
子行矣子无局局于此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以
规矩律身以周敏干事以平实为文章而又严敬以事
上谦恭以待人不没没于庸流以成父兄之志此吾之
望于子者也子行矣子无局局于此矣于是其尝与游
者闻之相与崇酒载肉赋诗以送录余言以冠其端
   送金勉之入学序
金生诫既入于頖宫服其服来谒余玄巾蓝袍济济如
也余望而喜焉且惧焉乃迎而谓之曰子知子之服是
卷四 第 6b 页 WYG1261-0301d.png
服也有道乎其冠巍后而俯前其为色也玄其衣规上
而矩下其为色也绀以蓝冠之巍其后也似立志志欲
其高也其俯前也似处己巳欲其恭也其为色也玄玄
者天之正色也衣之规其上也类乎知知之圆以御物
也其下之矩也类乎行行之方以律身也其为色也绀
以蓝蓝者青之所由出学不可止之义也我国家养士
之厚也定厥章服远稽诸古始近参以时宜斟酌损益
至慎且当吏自一命而上虽物采异数而厥制惟均独
卷四 第 7a 页 WYG1261-0302a.png
是服也非谈诗书履仁义而游于庠序者不得服焉噫
亦重矣士之生斯世而得服是服也亦荣矣吾将欲子
因服而思义处荣而思辱鸡鸣而起缨吾冠曰吾苟无
辱是冠与揽吾衣曰吾苟无辱是衣与吾之志无卑吾
之气无傲与知果能御物行果能律身与心无愧于天
而学果能不息与其取法必于圣贤其自处必自卑下
其为学必自强不息其制行必方其待物必和其心术
必无愧于天理也夫若是其庶几哉以吾子年青而质
卷四 第 7b 页 WYG1261-0302b.png
美貌静而志专其服此谁不宜者然吾弱冠而忝之至
于今犹赧赧也故因子之来而发以语子盖以己之不
足思与子交相勖以图厥终不识子之能助我否也生
起避席曰敢不敬蚤夜以终斯言于是余嘱笔而书之
以为赠
   送任南村北游序
尝读太史公自叙观其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
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以历于彭城过
卷四 第 8a 页 WYG1261-0302c.png
梁楚而后归其足迹殆半于天下方是时太史公年二
十馀迹其所履历其所感于胸中多矣故其发为文章
豪宕不群若天马行空人望而不可及虽其才气有过
人者而江山之助亦不可诬大丈夫及壮而游诚有志
者所欣慕也然而羊肠鸟道羸马尘衫驰驱鞅掌閒望
帝城如登天叫阊阖而无由目断飞鸿心惮落日长风
不来龙剑晦涩徬徨踯躅临岐路而太息锋锷以之消
真精为之泐当其时壮如伏波不能无感于少游之语
卷四 第 8b 页 WYG1261-0302d.png
矣南村任孝孚以伯兄宦游于莒而母夫人念之乃促
装治舟出湖门绝大江溯淮而上水陆二千里往省之
莒当海岱间春秋时为已姓之国齐桓公之所周旋田
安平乐望诸之所驰骋之地南村此行山川之胜足以
壮心目解后之遇足以浃天伦其有太史公汗漫之奇
而无伏波浪泊飞鸢之感乎清于南村姻属也而所为
往省又清之幼学焉者也昔秦康公送其舅而念母为
之赋渭阳清送南村其能已于言邪呜呼合乎离乎岂
卷四 第 9a 页 WYG1261-0303a.png
非天乎义理之无垠世途之多岐伥伥乎孰知其无归
乎风雨对床话桑麻无恙外为我谢先生泰山之云未
尝不依依吾目也
   送柳文裔入馆序
先师友兰张先生豪迈孤特以能诗文名于时四十年
既殁其徒数十人随所得咸克自树柳君文裔其最也
文裔于先生为子婿少有隽才部使者某来淞独称赏
焉由是名动一时以早孤遂弃举子业读书耕田养祖
卷四 第 9b 页 WYG1261-0303b.png
母以孝闻为诗文得妇翁家法恬静不伐荐绅先生皆
器之漕溪杨起东佳士也知君尤深延置西塾以范其
子弟卜日将来迎君内弟汝申谓清不可无一言以别
清谓士之立身天地间其终身大节有二出与处而已
出则居庙堂佐天子施泽当世树功名于无穷不遇于
时则将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其身之遇不遇虽殊而
所以及人一也自三代衰礼义废党庠遂序之制漫乎
无存膏梁纨绮之徒溺于习而不知返而世之曲儒自
卷四 第 10a 页 WYG1261-0303c.png
句读佔毕之下无闻焉故往往有俊异之质生其间而
而不得成者丈夫而不遇于时则是乃非其责邪文裔
此行其所主既甚贤其子弟又多秀敏文裔之学又足
以成就之一蜗角之荣不足为贤者道而善人之多仆
将预为当世贺也漕溪去大海不数里天晴气清匹马
登高会稽云门木禾鹅鼻诸峰历历可指而所谓瀛洲
方丈之属亦灭没于烟波杳霭间文裔读书之暇其试
往观乎洗尘嚣于市城开浩荡之心胸吾见文之益奇
卷四 第 10b 页 WYG1261-0303d.png
也览山川以大其文淑后进以广其学则是行也无不
见其可美也汝申欣然首为诗四韵亲知复有继者既
成推清言以为序
   瑞莲图序
凡草木鸟兽之异于常者人指以为瑞亦或以为妖雉
升鼎而雊木茁庭而拱此其异而妖者也蓂荚之生阶
萐蒲之生厨凤之仪兽之舞此其异而瑞者也均一异
而妖与瑞分焉何哉天与人之交感时与事之相参亦
卷四 第 11a 页 WYG1261-0304a.png
各视其类而已矣故感与应符则虽粪壤之所蒸朽蘖
之所出皆足以昭灵贶而显嘉祥而况其泠然清婉然
淑皎然而不渍者哉江南之地多陂泽蒲荷菱芡之植
动数十里皆有资于民而荷于其间尤可爱当夏秋之
交长洲复渚之间红葩绿叶高下相映舟行其间真不
知瀛洲蓬岛为何处然以其种之多而见之习也则亦
视之为长物而不以为奇独所谓鸳鸯者乃为好事者
所赏拔置之轩楹池槛中以为幽閒之玩盖以其连茎
卷四 第 11b 页 WYG1261-0304b.png
异莩蒂萼相倚俪而不眤判而不殊有若鸳鸯之挚而
有别焉友人陆时敏家多植之每花时予未尝不留连
竟日也今年夏忽一茎出三花书来请观予始闻而疑
之及往则果然夫莲于水花为极清濂溪所拟以为君
子者今以其多而易之而取夫鸳鸯则既奇矣而所谓
鸳鸯者又益之而为三焉吾不知造物者之不惜其奇
如是而好事者闻之又何如其赏之也虽然吾闻广陵
芍药有金带围其花不恒出出则其地有入相者焉莲
卷四 第 12a 页 WYG1261-0304c.png
之三花亦不恒出出必有所为也予少与时敏游咸致
力于文章莲之植予旧游之地也翰墨之馀馨藻绘之
馀饰物固当有得之者而吾二人又新比于有司方厉
锐整坚期大举于来岁莲其预为吾二人捷告也所谓
天与人时与事适相会焉岂若商庭之桑榖为沴气之
所钟而亦岂献芳妍耀华泽以取媚于流俗者比哉是
宜崇以嘉号荐以芳词发扬川后之灵丕显上玄之贶
以庶几乎广陵之遗尘贻美谈于乡国也或曰莲之花
卷四 第 12b 页 WYG1261-0304d.png
凡三出子二人当其二置其一将安归曰物以异为祥
一者常也二其异三尤异也吾二人取其异者耳其一
固他莲之所有也抑天地之藏不可以尽取尽则将为
造物者尤焉今释一以示不专亦岂非君子之意哉众
曰然于是予酌酒酹之更其名曰文瑞而首为长句歌
以纪之诸公又相属为诗以和之丁未七月初一日序
   曲水草堂诗序
东吴泽国也以水为胜自天目发源历杭嘉而东五百
卷四 第 13a 页 WYG1261-0305a.png
里间回环曲折若龙蟠地中者不知其几至淞南而播
为二其一北流散行九峰间合通波以入于吴淞其一
东流是为黄龙之浦气势宏伟实维松之巨川两川分
流夹群城而东以趋上洋而皆入于海其间回环曲折
若龙蟠地中者又不知其几盖东吴之秀实在于是而
黄浦之一支南入于司马庄者其曲折尤多人呼其地
为曲水村又东吴之秀所会也曲水之南有儒而医者
曰姚君以仁结茅水上教子孙读书其中澹焉若将终
卷四 第 13b 页 WYG1261-0305b.png
身者暇日幅巾杖藜纵步水曲问桑麻说耕稼兴至则
微吟而还或遇渔童樵子与之相应和君闻而欣然亦
无忤也西园王一鹏因作草堂图以写之南安太守张
先生为记而歌之南溪俞允宁和之他作者亦数十家
曲水之名遂隐然若晋之兰亭唐之盘谷矣君之子植
复以末简授余余吴人也吴之水略知津焉固尝出济
川泛重湖北过垂虹桥访天随故居东上观澜亭以临
沧海望蓬莱方丈而想安期羡门子之高风独未尝登
卷四 第 14a 页 WYG1261-0305c.png
君之堂以穷所谓曲水之胜者读南安之文览西园之
画南溪诸君子之歌诗恍若神游其间不自知其兀然
牖下矣昔苏子美作沧浪亭欧公未至而遥为之诗况
曲水近在吾乡而其著闻又若是者乎虽词藻蹇拙不
足以追前辈之风烈然而草堂之灵可使之至我而寂
寞邪于是托词渔者而歌以复之且叙其所以见山水
之胜因人而益名者如此直夫文辩而确喜名节而尤
急于利人行且驾长舟泛巨川以博济于天下棹歌之
卷四 第 14b 页 WYG1261-0305d.png
声又不止于东吴而已并识以待之其歌曰
黄河万里出昆崙络地经天赴海门欲知百折东趋势
请看江南曲水村
曲水村中景最幽也宜杖屦也宜舟白沙翠竹湾湾路
杨柳芙蓉岁岁秋
水势回回岸势斜水边随处有人家渔郎放棹沿村去
一路东风吹柳花
溪雨迎潮溪水浑鲈鱼出水色如银赤鳞不顾竿头饵
卷四 第 15a 页 WYG1261-0306a.png
出没波涛自有神
棹歌声起钓船回野鸭鸳鸯四散飞只有沙鸥往来惯
中流侧目看人归
东湾沙积岸生觜西湾水齧岸成坳长歌一曲无人听
百曲溪头月又高
水面无云月出早水面云生月出迟云生云散元无定
潮落潮来自有期
骊山葬龙银作海华清洗儿玉作池玉池银海黄沙满
卷四 第 15b 页 WYG1261-0306b.png
江上渔郎夜夜归
紫蟹行沙菊有霜红莲登岸白莲香何人谩说桃源好
便有桃源是异乡
司马庄前碧玉桥黄龙浦上画兰桡弱流此去知非远
借我长竿钓巨鳌
  记四首
   菊隐轩记
物之清贞而可爱者有三松也竹也梅也所谓岁寒三
卷四 第 16a 页 WYG1261-0306c.png
友者其次则惟水仙与菊焉菊之为物禀金行之秀气
孕土德之精英不春而妍不秋而稿淩风霜傲桃李追
三友而为群自昔骚人逸士多嗜爱之比德于斯焉岁
丙申余徙家清水之滨有屋数楹背林面流去市廛不
百武而幽深朴野称为读书之居于其前得隙地焉皆
荒秽不治明年春得佳菊数本乃剪菑翳去瓦砾手亲
莳之未盛也又明年复得四本间错植之滋壅培焉及
秋黄蕤紫艳掩映庭阶幽香远芬薰龙衣履朝玩暮抚
卷四 第 16b 页 WYG1261-0306d.png
不知金仙女真之在左右也于是作诗赏之题其屋之
中楹曰菊隐而自为之记夫人之生终身大节出与处
而已在已有可行之道一旦得志于时则出居庙堂佐
天子施泽当世树功名于无穷不遇于时则退处田野
守丘垄奉宗祧徜徉于诗书礼乐花竹泉石之间以修
吾身养吾性以无辱于所生二端之外其亦无他道也
余年少出处诚未卜然自知驽钝矧方今才俊满天下
岂乏余一人哉则其居是轩而效昔人之隐也固宜若
卷四 第 17a 页 WYG1261-0307a.png
夫霜高露肃之晨月白风清之夜手执离骚一卷钩帘
相对长唫永歌而回思妄念一毫不敢萌于其中则比
德之云虽未能企及古人而亦庶几无辱于此君矣
   绿阴处士墓记
物之生于两间惟人为至灵惟木为至寿木之生也由
萌蘖以至拱把以至合抱极其大而至于百围不知历
十百岁而后成故世之言故家者必于乔木焉观之鹤
城之南瑁湖之东有高原焉相传为晋陆氏外宅有侯
卷四 第 17b 页 WYG1261-0307b.png
氏者世居于此亦不知其几十百年矣地有皂角一株
下拥孤根上扶三干枝扰云汉声挟风雨处其下正昼
日光不漏自远而望之郁然如数百间屋父老言国初
时已荫地数亩不知为何时所植盖宋元物也永乐中
徵天下材木造战车此木几随而斤斧焉硕果不食以
迄于今又几百年矣呜呼其兹所谓乔木也哉侯氏之
先有讳芬者朴茂淳实雅乐山水尤酷爱此树时憩息
其下欣然若有所得因自号绿阴处士及卒其子谦从
卷四 第 18a 页 WYG1261-0307c.png
其平生之所好也乃即其地营宅兆焉既葬题之曰绿
阴处士墓后若干年处士之孙有曰仲孚者加封殖焉
予闻而往观之曰美哉凡天下之囿于有者皆不能无
所恃而自立是故物虽清非附于人弗显人虽胜非附
于道德功业弗传虽或传弗远木之为物在在有之深
山大谷之中瑶台玉池之侧曲房幽馆荒林古道之滨
触目可爱然其间近于人者或伤于剪剔之勤远于人
者或困于樵苏之厄至于陵迁谷徙风雷兵燹之变又
卷四 第 18b 页 WYG1261-0307d.png
不在是焉未有若此木者托根于庭除只尺之间而又
得处士以为之主似近实远不夭不挫使行者数十里
外望而知为处士之墓木也独惜夫处士者抱蕴弗泄
吾生晚又不得以知其行事之详无以振幽光而传之
不朽为可恨耳虽然一廛之居立锥之土遇不肖之子
孙且不能保岁荒年饥漂泊流离死不克葬者又十常
八九而侯氏自上世来绵绵延延不震以坠与此木相
为无穷此亦不可谓无所自者处士生既得优游于此
卷四 第 19a 页 WYG1261-0308a.png
以享大平之福死又得相从以克遂其平生之愿九泉
之下不亦其快然也哉然则非此木不能称处士之胜
非处士不能成此木之清为侯氏之子孙者尚世宝之
勿剪勿伐使循其本则思吾祖宗之创立不为易揽其枝
则思吾宗族之蕃衍同一源充此意也自今以往虽千
载如一日可也岂直为门户之观而已哉既与之记又
为之诗曰青皇降精产嘉木兮亭亭如轮端靡曲兮上
摩层霄撼坤轴兮有美一人爱之酷兮佳城蔚然荫其
卷四 第 19b 页 WYG1261-0308b.png
足兮沧溟可田陵可谷兮于千万年峙双玉兮吁嗟后
昆保斯阴之常绿兮
   锦溪茅屋记
出郡城而东舟行十馀里有水蜿蟺屈折北流者其名
曰蟠龙塘塘折而东流遂为回翔容与之势以趋上洋
将东北归于海别派入古村南出龙华以入于黄浦者
其佳名曰锦溪溪之上屋数十楹葺之以茅古松曹先
生家焉曰锦溪茅屋锦溪自宋枢密魏公利用十二世
卷四 第 20a 页 WYG1261-0308c.png
孙石岩翁始居于此五传至简伯者始以古村自号于
先生为五世祖而其弟宝古生明仲皆读书尚文当元
之季名胜之士避地东吴若铁崖杨先生艾衲钱先生
光弼张先生皆折行辈与之交文物之华诗书之泽至
于今可考锦溪之名用是益彰屋则先生之所手辟以
为燕閒之所因溪之旧而名之者也先生去古村既不
远博雅好古称其后人其为此屋也节棁不施楹栋不
饰脩篁美木映带左右先生居其中自督僮奴课耕植
卷四 第 20b 页 WYG1261-0308d.png
外未尝一日去焉客有问锦溪之义者先生曰吾溪所
谓锦者与他异西蜀之锦城因其物而名之者也钱塘
之锦树因其人而名之者也皆有待而然若吾之锦则
吾溪之自有也夫日月星辰丽于上天之锦也山川草
木灿于下地之锦也今夫溪之中烟云之辉映风水之
相遭渚之花汀之草凫鹥雁鹭之翔集烟罾雾罟之低
昂夹岸之丹枫流波之素月夫孰非锦乎是锦之在天
地间盖无处无之吾先人独有会于是而名之而吾承
卷四 第 21a 页 WYG1261-0309a.png
先人之馀休又得因之以名吾屋良天佳时与二三友
生坐其中扺掌谈话考古今论人物壶矢博奕觞豆间
设或醉而纵步溪浒留连徘徊返照入溪中金碧相组
绣回视吾屋如在辋川图画中则欣然而返如是者逾
五十年盖人知吾屋之胜而不知以锦溪胜知锦溪之
胜吾屋而不知其出于自然与所由来者远也客曰嘻
公之言辩矣而亦有未尽者夫以松之胜萃于溪以溪
之胜萃于屋而又以先生者主焉将造物亦有不能堪
卷四 第 21b 页 WYG1261-0309b.png
者乎若曰锦者溪之幻也吾弗敢专也而屋以茅又将
以返其朴也则夫游于万物而不过辨乎众理而如愚
不特可以资燕閒而已也先生欣然请遂书以为记用
告于后之居此屋者(先生名舒字约之/古松其自号云)
   耕乐记
客有隐于淞上者曰徐民畏氏介余友宋君以耕乐字
请余记余谓之曰子自谓耕乐试为予言耕之乐可乎
曰可仆世家淞上而以农为业赖先人之馀休有宅一
卷四 第 22a 页 WYG1261-0309c.png
区屋数楹婚丧宾祭蚕缫绩织之具周焉有田数百亩
耰犁锄钁之器服辕之畜备焉仆与家僮五七人致力
其间时而春也勾芒扬旌荷锄驱牛比耦并作时雨既
降乳膏滂流释耒而观其喜洋洋是一乐也及乎夏也
绿苗盈畴薰风远来岁功未量即事多欣是一乐也由
是焉而之秋我黍既登我稌亦成腰镰而出稛载而入
乃播乃揉乃车乃牛以先入于公回视吾廪而遗储在
焉可以奉亲戚可以洽比邻则弛然而休以此卒岁盖
卷四 第 22b 页 WYG1261-0309d.png
四时之中劳者过半而乐无不在焉彼牵黄臂苍衣绣
丸金豪侠之乐乐矣而吾不愿也驷马高车鼎食钟鸣
侍妾如云驺从溢衢仕宦之乐乐矣而命弗可踰故其
所以乐者如斯而已矣余曰嘻善乎子之知所乐也彼
皆乐其人而子乐其天彼乐其一时而子乐其常善乎
子之知所乐也然子知耕之乐而亦知耕之未尝无忧
乎霖雨愆期平畴溢流虽欲耕不可得也亢阳为虐土
膏不滋虽耕之不可种也既播既耰几秋之收而贼于
卷四 第 23a 页 WYG1261-0310a.png
螟螣灾于风雹耕虽勤不可得而食也子徒见其乐而
不知其忧不为之备而失其恃将何居曰吾非一于乐
而忘忧者吾见世之人有不耕而食者竞刀锥骋奸利
以瘠人而自腴者虽甚乐而忧日至焉吾之乐虽不若
彼吾之忧间数岁而一至焉则又有蠲除之令赈恤之
政以优之苟力之常勤自可无患而况国家承平日久
明天子在上贤宰相在下一德交孚天人和同吾之忧
又不知间几十岁而一至也持彼较此则是吾之忧常
卷四 第 23b 页 WYG1261-0310b.png
少而吾之乐也常多公其无戚戚于我乎余闻古之人
有轻千驷之荣而甘心垄亩者乃今见之又惟其言近
于理盖野人之有见者因次第其说以归之且以见宽
閒寂寞之滨未为无味而遑遑于朝市者不必果斯人
之优也弘治己酉正月十五日记
  杂著十四首
   王孙满却楚论
昔者楚庄观兵于周郊问鼎轻重大小周王孙满以天
卷四 第 24a 页 WYG1261-0310c.png
命折之楚子惧而退后之论者谓满不能辅其君以修
德而徒以口舌幸功名使周之恃虚文而忘实政陵夷
至于不振皆满之罪吾切以为不然夫事有不可以一
日成势有不能以一朝居当一朝不可居之势而责人
以一日不可成之事君子谓之刻且以为不知务何则
修德以强国使敌人不敢窥与不修德而临难恃口舌
以幸免二者之得失不待明者而后知也难之已至袖
手无策而徒咎其平日之不能自强与出万死而纾国
卷四 第 24b 页 WYG1261-0310d.png
难于仓卒使他日犹可以有为二者之得失亦不待明
者而后知也君子之居人国岂不欲致其君于尧舜汤
武之域而四邻莫之敢侮乎顾其事不可以一日成而
祸患之来有不能一朝居者则夫舍其上而就其中逭
于一时以图功于后日盖亦未可以深訾也为国之道
如治身然养之于平居者上也疗之于临疾者次也能
养之于平居疾固无由而至疾之至则其不能养者也
既不能养而致疾而其疾又未能以卒去顾乃以平日
卷四 第 25a 页 WYG1261-0311a.png
之不能养身并与其方之可用者而置之而伏枕以待
毙此则庸夫之所不为也于此有人焉投以姜桂进以
狶苓虽不能必其元气之遂完而一时之邪沴因是少
挫参苓芝术之剂得以缓酌而渐施此二人者其得失
何如也有旁观者不咎其主人之不能养身而顾责医
者曰汝以药而已疾主人将恃药而轻身使主人之丧
其生者皆汝之罪则不惟谓之无恩且以为妄人可也
满之却楚盖如此矣君子不取其一时排难之功而乃
卷四 第 25b 页 WYG1261-0311b.png
以周之不振为满之罪此则后学之所悯焉者也且周
自夷厉以来王威日替至于定王又十世矣德之不修
盖非一人一日之所为楚之所以敢肆然无忌者固亦
周自有以召之也然遂欲赫怒整兵以驱之则诚有所
不能矣而又泯然无一辞以折之楚之所以加周者盖
亦未可知也而周之为周亦岌岌乎其无以自存矣幸
而有一王孙犹能称述乃祖之遗烈据天命以绝觊觎
此固文王之祀所赖以绵延数百年之一助也若满者
卷四 第 26a 页 WYG1261-0311c.png
虽不可语修德于平日之君子视伏枕以待毙则有间
矣论者不以为功则已过以为有罪无乃伤于刻乎今
其言曰人知满有却楚之功于一时不知满有怠周之
罪于后日呜呼满之却楚盖出于卒然初非熟议大廷
之上违众论而独出者势固不容以深虑而其所言要
亦无倍于理议者虽以为非使处其地恐未有以易之
也以是为罪亦难乎其心服矣第以楚兵既却不闻有
恐惧修省之事真若恃口舌以为安此则周之君臣当
卷四 第 26b 页 WYG1261-0311d.png
分受其罪而难以责满矣凡人之情轻于避事而重于
任事周之衰微积渐于累世而王孙满一旦以却楚当
之人亦何苦而任事邪信斯言也衰朝叔世得一人焉
则亡国之罪有所归而高枕肆志矣噫是可以为后世
训邪
   作乐以宣八风之气
可以通天地之塞者其声乎夫气塞乎天地者也有天
地斯有气有气斯有声人之声在天地间与元气同出
卷四 第 27a 页 WYG1261-0312a.png
入犹鱼之在渊与水同呼吸也故声得其中则虽生杀
万状惨舒阴阳亦理所必至者其沈宫振羽戛玉铿金
使郁者以鬯窒者以通来清商而达阳和又何足怪欤
故声者出于气者也气者从夫声者也声宣则气从而
宣矣圣人作乐以宣八风之气其知天地之故通造化
之妙者欤或者曰气运于天者也声者发于人者也气
之运于天也冲漠而无际声之发于人也要眇而歼微
以歼微要眇之声感冲漠无际之气其亦不相及矣即
卷四 第 27b 页 WYG1261-0312b.png
其不相及而欲其相通何异投寸胶于千里之河而待
其清邪是不然天下之事视夫理而已理之所无不能
强而有理之所有不可强而无声之与气惟不同出于
天地则已如其同出于天地则此感彼应亦理之自然
也今夫人喜而笑怒而嗔哀而哭乐而歌是人之情也
动于气而发于声者也喜怒哀乐主于气笑嗔歌哭主
于声是二者常相须也使喜而不得笑怒而不得嗔哀
也而不得哭乐也而不得歌则郁矣气郁则情伤情伤
卷四 第 28a 页 WYG1261-0312c.png
则疾从而生矣故笑也者所以宣其喜之气者也嗔也
者所以宣其怒之气者也哀也之于哭乐也之于歌亦
莫不然是天理之自然人情所必至也故知笑嗔歌哭
之用则知圣人作乐之用矣今夫天熙然而春夏凛然
而秋冬是莫不有风莫不有气也春而夏也自东北而之
南则曰条曰明庶曰清明曰景而艮震巽离之气属焉
秋而冬也自西南而之北则曰凉曰阊阖曰不周曰广
莫而坤兑乾坎之气属焉其本则一其分则殊自有天
卷四 第 28b 页 WYG1261-0312d.png
地以来无一息之或停是声之所从出也而其通与塞
则又系乎声焉圣人者既知夫天下之声由气以出而
又知夫天下之气因声以宣故当治定功成之日而乐
乃作焉盖和之以六律调之以七均分以八卦配以八
音法其象而为之器推其类而宣之声故为之匏以配
艮所以宣夫条风之气也为之竹以配震所以宣夫明
庶风之气也为之木为之丝所以宣夫巽之清明离之
景风之气也为之土为之金所以宣夫坤之凉风兑之
卷四 第 29a 页 WYG1261-0313a.png
阊阖风之气也为之石以宣夫乾之不周为之革以宣
夫坎之广莫洪纤疏数之各中其度温凉寒燠之各应
其节奏之一堂之上而通乎有形之外发于寻丈之间
而妙乎无朕之中故笙竽之声作则艮之风鬯箫管之
声作则震之风鬯祝敔扣而巽之风鬯琴瑟和而离之
风鬯埙之声作而风鬯于坤金之声作而风鬯于兑玉
振而风鬯于乾鼓驩而风鬯于坎其动也若振之其来
也若引之如鹤鸣而子和如云蒸而雨集阴阳以之和
卷四 第 29b 页 WYG1261-0313b.png
风雨以之时灾害以之息祸乱以之消玉烛调而太阶
平五谷熟而人民昌果何为而然哉曰此圣人作乐之
本心也圣人知风气之有赖于声而作乐以宣之则夫
声至而气和固天地自然之理也或曰是则然矣然圣
人之乐必待治定功成而后作则前乎此之八风固听
其自若耶曰阴阳理而后和礼法之不修则八风固无
自而和也曰三代而后礼乐之崩坏也久矣而洪荒之
世固未尝有乐也则八风之闭塞不其甚邪曰洪水滔
卷四 第 30a 页 WYG1261-0313c.png
天龙蛇为害此固风气之不通夏雹冬电霜降失节亦
阴阳郁塞之咎也是故鼓橐而风生击石而出火邹衍
匹夫也吹律而温气至秦青曲艺也商歌而行云遏自
古及今声之有动于气也尚矣而于圣人之作乐也何

   夜气论(缺文一篇/)
   云说
易曰云从龙传曰龙兴而云从云之遇其时而出者也
卷四 第 30b 页 WYG1261-0313d.png
陶弘景云岭上多白云云之不遇其时而处者也夫云
一也而出与处异焉亦各视其时而已矣余家九山之
下当夏秋时云出其上朝夕万状如盖停如带萦如虎
踞如龙翔如林拥而山峙如旆卷而旌舒洼者窿者浪
者波者絮者鳞者而如泼黛者不知其皆捲沧溟泽稿
畦如易与传之云邪抑将止于弘景之云以衬丹霞夹
明月伴幽人而娱逸士者邪吾皆不得而知之非吾不
能知时之不可以预期云亦不能以自知也虽然亢阳
卷四 第 31a 页 WYG1261-0314a.png
为虐云固无如之何而霖潦弥旬痴顽翳空亦非云之
盛美诚使玉烛调而泰阶平阴阳和而年谷登云于其
时悠然卷舒于太空而略无事焉则亦何必拘于遇不
遇出处之间哉乃若五采郁纷玉叶金枝当文明之世
融结天和而光华于六合之上益非人之所得而知矣
   上怡庵论图志书
任俊回领所赐书及新修图志得以览观城阳山川形
胜之槩抚卷遐思如见肩舆骑从徜徉于浮来马鬐间
卷四 第 31b 页 WYG1261-0314b.png
也幸甚幸甚第观其中尚有一二可疑因稽之经传果
有不同阔远无从质问敢以书白按春秋莒已姓之国
鲁文公十八年庶其始见经清前所述序文误以为姒
今志以为少皞之后嬴姓似与传疏不合又嬴本伯翳
之后不闻少皞之后为嬴姓也莒自文公时见经其后
会盟征伐岁岁而与至昭公十四年犹书莒子去疾卒首
末如此而定公十四年书城莒父及霄注鲁二邑莒与
莒父并见于经其地之非一明矣今志以城阳为莒子
卷四 第 32a 页 WYG1261-0314c.png
之都而又以为子夏作牧之地亦似可疑然志又谓莒
始封在高密县东南春秋时迁于此则莒地元自有二
而高密正当鲁界之中窃意城阳是后迁之莒而子夏
所治或是莒之始封因迁而入于鲁今之莒州子夏未
尝到也但莒父为始封之莒亦未见其为必然又恐鲁
界之中别有莒父之迹亦末可知耳若合而为一必不
可也夫终身坐谈不如一时亲见今生身在东吴而欲
考青徐数千里外地里之同异亦见其妄矣然山川封
卷四 第 32b 页 WYG1261-0314d.png
域实志记之大端一时笔削千载取信若乘此校雠考
订明白传之后世亦一快也步蟾图已领老父承尊问
粗安渐暑惟倍万保爱不具备
   与任芸轩论丧礼书
清顿首昨所论丧礼送帛谢孝二事诸公之论互有异
同仆按此二条者家礼并无明文惟居丧杂仪中谢状
式下注云三年之丧未卒哭只令子侄发谢书今之谢
孝盖昉于此然只令子侄发书则未尝躬诣人门如今
卷四 第 33a 页 WYG1261-0315a.png
所谓谢也今诸君谓谢孝不当变轻服窃谓此一节者
好古君子自当据礼不行若欲行之则只得轻服礼三
年之丧既葬换葛衫小祥换练服以次而轻而墨缞从
事古犹不废齐斩之服岂所以为容者而欲其以此叩
人之门乎凡答谢或在既葬之后而送帛必于未葬之
先既葬犹令子侄发书则送帛而子侄出名未为无据
又所以令子侄发书者非自为尊大以蔑人也盖以孝
子居丧神志荒迷故设护丧设司书设司货各职其事
卷四 第 33b 页 WYG1261-0315b.png
以不夺孝子哀戚之情此古人制礼之意也今士庶之
家固不能然若卿大夫行之则自不为过也但以其他
大节或未能一一合礼而独于此行之所以致此纷纷
之说耳温公云凡吊及送葬者当问主人所乏分导营
办贫者为之执绋负土毋扰及其饮食财货夫帛非财
货之类乎今不以受者为非而顾议送者之得失亦见
其过矣原其所以盖由其他失礼皆无预于人而此一
节乃类于轻已所以于此见之独详而于彼则不觉耳
卷四 第 34a 页 WYG1261-0315c.png
孔子曰丧与其易也宁戚假令送帛谢孝皆礼所当然
孝子行之又一一合礼亦不过所谓易耳未见其为尽
善也况今之送葬铙鼓聒天旌幢翳日倡优伎乐填巷
塞途皆孝子慈孙所不忍见者既以恬然行之则此二
事当与不当又何足计乎大抵今之行礼者多遗其本
而粉饰于其末论其事者亦忘其大者之为非而指擿
其细小之一二是皆所谓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者伏
以扬搉古今考论得失先生长者之事也愚何足以当
卷四 第 34b 页 WYG1261-0315d.png
此然猥承下问不容以默故辄据礼之经而献其说如
此执事以为何如
   山喻(缺文一篇/)
   海喻
吴生哲既试于有司卜日入郡庠请于余愿有所益也
余曰然子家邻海尝观于海乎吾将以海喻夫海天下
之水莫大焉然海之自处天下之水莫卑焉庄生有言
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见其溢尾闾泄之不知何
卷四 第 35a 页 WYG1261-0316a.png
时止而不见其竭由天而内由地而外皆海也其大可
想已而测其高下则自河淮江汉下及沱潜陂湖之蓄
沟涧之出皆海之所让而右焉者也海惟自处以卑而
让河淮江汉之属以其右而河淮江汉之属咸聚而归
之故能涵元气括坤区茫洋浑浩浴日月而下上之吞
舟之鲸冠山之鳌九万里之鹏明珠文犀珊瑚琅玕玳
瑁之类瑰玮谲怪不可名状之物皆托而生焉至鱼盐
蜃贝虾蛎之饶利满天下挹取无极而天下之水卒莫
卷四 第 35b 页 WYG1261-0316b.png
有加焉者无他凡以卑而能受耳嗟乎有海之大而犹
卑以受焉而况其非海者哉今吾子之学于兹三年矣
操笔墨为文词固煜然可观方之以水犹未当海之万
一也乃今出家塾而进于庠序之间庠序之间凡峨冠
博带立乎子之前者非止陂湖之蓄沟涧之出而已也
天下之所谓英雄豪杰与古之人又非止峨冠博带立乎
子之前之数人也苟亢而仰焉彼皆反流而之他岂复
为子有哉彼不为子有而子能为其大哉易曰谦尊而
卷四 第 36a 页 WYG1261-0316c.png
光地道卑而上行故吾愿吾子之思之也弘其中以受
善降其外以来之收其身于绳墨矩矱之中而俯首疾
足以自趋于平实之地此今日之至要而吾子之所宜
闻也若夫所谓涵元气括坤区吞吐日月育神奇而利
天下则异时之事余未敢以予子也然进而不已则其
至于是亦自有必然者顾吾子之不屑焉而他复有见
则未可知耳虽然此好高者为之自足者为之务驰骋
而不求实者为之非吾子所以请于予之意也
卷四 第 36b 页 WYG1261-0316d.png
   斋舍杂铭
有倬其形有觉其棱不雕而贞是惟予所凭书于斯诗
于斯容之跛矣惟尔规
白凤之髓青藜之烟铜龙合瑞照子遗编呜呼霜林月
淡银箭更阑将子无惰逭予素餐
厉尔锋直尔躬辞之辑矣惟尔庸彼腴而诞尔惟无面

玄松降质熺于火龙含云畜雾其出无穷子之文兮显
卷四 第 37a 页 WYG1261-0317a.png
予庸子不文兮呜呼灾我躬
尔质重而体方尔形厚而居有常惟其然故能得寿考
而永镇于文房
寝非枕寐弗安安厥枕身乃患君子人惟克艰常惺惺
对圣贤
   古松赞
长蛟之精苍龙之灵玄机不宰委质千龄连山月黑阴
谷风生不睹其形请听其声
卷四 第 37b 页 WYG1261-0317b.png
   长春道院妆像疏
大极函三为一信大道之无形真宰居高听卑俨威灵
之在上况乎清都玉局之旁紫极红云之侧曹分署列
各有攸司既玄纲流演于下方宜像设依稀乎上界载
惟本院创自先朝玉垣紫宇想蓬莱方文之规模月氅
星冠列金阙玉枢之位置究观轨范有足瞻依洎乎近
岁以来偶属玄风之否珠宫不改共嗟廉级之侵苔玉
座未移已觉龙山之变色近方缮理式复旧观惟虎豹
卷四 第 38a 页 WYG1261-0317c.png
之关已就肃整而天日之表犹乏庄严内观心外观身
既未能不涉于有服其服行其行又岂得尽归于无将
求冠佩之森严必仗泉刀之流衍然而削雪炼砂术不
在我至于倾囊指囷事须告人谅吴淞江上无非乐道
之家而兜率天中自有如电之目但得腰缠十万贯即
神仙立见于虚空不须日诵五千言管福禄永延于后
裔允为胜事各载芳题
 
卷四 第 38b 页 WYG1261-0317d.png
 
 
 
 
 
 
 
 东江家藏集卷四